有來自資金支持方面的:自2012年起,自治區增加技改資金3000萬元用于支持服裝產業發展,對出疆服裝各類制品使用公路運輸的,享受自治區公鐵分流財政運費補貼;對服裝企業納稅前10強和增速前10名給予獎勵……
多種扶持政策,也讓來自伊犁的怡爾美服裝公司總經理王軍感慨萬千:辦服裝企業16年了,從來沒有享受過任何一項政府稅收以及其他方面扶持政策。也正因此,曾經擁有讓“怡爾美”成為新疆工裝品牌夢想的王軍,現在的企業規模已從初的百人縮至20人,產品銷售市場也從全疆以及哈薩克斯坦退縮至伊犁當地。
現在,燃起再次創業夢想的王軍迫切期待當地政策配套落地,以便繼續他曾經的新疆服裝品牌企業夢想之旅。
新疆天山毛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是新疆紡織服裝行業的龍頭企業,天毛公司總經理王廣斌已先行一步。他向記者介紹,天毛公司已在烏魯木齊高新區開建天山紡織工業園,項目占地210畝,首期投資2.5億元,將在2013年上半年投產運行。
發展富民產業要抓住雙重機遇
服裝產業是勞動就業容量大、投資少、見效快的富民產業,一直在經濟社會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自治區經信委副主任梁勇看來,歐美的現代工業革命就起源于紡織服裝產業,我國的現代制造業也是從上海等地的紡織服裝產業開始的。目前我國是世界上的服裝生產國和出口國,服裝出口額已占全球服裝出口額的36.9%。但新疆服裝產業處于“小、散、雜”狀態,99%是小型個體加工企業,產業發展相對滯后,出口加本地市場消費,服裝銷售達500多億元。而新疆規模以上服裝企業出口交貨值占新疆口岸服裝出口總額不到1%,差距很大。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1年我區棉花產量約占全國棉花產量的37.6%。但我區棉花轉化率只有17%,大量優質棉花不得不出疆,加重了本來就緊張的鐵路運輸。為保持新疆棉花的競爭力,每年對出疆棉花、棉紗運費都給予大量補貼。
可以說,現階段,新疆紡織產業主要依靠資源優勢,局限于棉紡織初加工環節,產業鏈不完善,抗風險能力低。因此以終端的服裝產業和市場為突破口,立足資源優勢,完善產業鏈,是推動新疆紡織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的現實需要。
目前,新疆提出服裝產業發展目標是:2020年自治區服裝產業銷售收入超過300億元,服裝貿易總額1600億元、吸納就業50萬人。
梁勇認為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抓住出口以及內地產業轉移的雙重機遇。
梁勇介紹,新疆擁有巨大的出口市場和內需市場。2011年我區紡織服裝出口為72.8億美元,其中服裝54億美元,是我區出口的大宗產品,出口加本地市場消費,服裝市場容量達500多億元。
加之當前由于受歐債危機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紡織品服裝對傳統的歐盟和美國兩大出口市場的總體形勢不容樂觀,因此積極促進出口市場的多元化成為必然趨勢。新疆位于中亞的橋頭堡,與中亞等有著地域、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天然聯系。大力發展新疆服裝產業,必將有助于促進我國紡織品服裝向中亞、西亞和俄羅斯出口。
此外,國內服裝產業正處于從沿海向內地轉移的階段,吸引內地品牌企業和通過新疆口岸出口或貿易商將加工基地落戶新疆十分迫切,也切實可行。
|